凌晨的红军城,细雨飘飘,却冲不散弥漫的血腥味。焦黑的楼体残骸上,红褐色的液体缓缓淌下,某扇破碎的窗户后云上速配,婴儿的啼哭声骤然响起,巷口的士兵同时调转枪口,食指在扳机上痉挛般颤动。这是战争的终章,也是无尽悲剧的开端。
年轻医生颓然跪倒在地,他结婚戒指内侧刻着妻子——昨天阵亡——的名字。监控仪上,早产儿的冰冷心跳曲线,如同他破碎的心。产科医院的玻璃窗被冲击波震碎,来自被引爆的乌军弹药库的蓝色火球,照亮了这片绝望的夜空。俄军火箭炮群的新一轮齐射,宣告着这场屠杀的继续。
基辅独立广场上的抗议横幅被高压水枪冲刷殆尽。“不要用鲜血掩盖肮脏!”的标语,混杂着尿液,在排水沟中翻滚。防暴警察面罩后的双眼闪烁躲避,他的弟弟,此刻正被困在红军城某个阴暗的地下室,无线电里只有沙沙的忙音。
展开剩余85%红军城屠宰场的地下冷库,持续传来沉闷的爆破声。俄军爆破小组凿穿三十米冻土层,炸药包在乌军地下指挥所的承重墙根部引爆。坍塌的混凝土板砸中正在标注作战地图的参谋部,电子沙盘上代表预备队的蓝光点接连熄灭。唯一幸存的上尉从废墟中爬出,他手表上的日期永远停留在星期二。
乌克兰反腐局官员在废弃的地铁站与线人接头。记录NABU局长受贿的U盘刚完成交换,保镖便拔枪射杀了证人。这份文件最终出现在总统办公室加密硬盘里,而与此同时,敖德萨港的货轮正卸下包装精密的欧元现金集装箱。海岸警卫队长的账户,当天收到三笔来自瑞士银行的巨额汇款。
乌军第44炮兵旅的火控雷达遭受电磁压制。前沿观察哨传回的坐标误差达五百米,六门M777榴弹炮的齐射,直接覆盖了友军反坦克小组。“标枪”导弹发射架被炸飞,插进松树树干,旁边只剩下一只残臂,上面挂着乌克兰勋章。
伊万诺-弗兰科夫斯克的征兵站爆发了血腥冲突。被强征入伍的矿工维塔利,举枪对准征兵官:“凭什么富豪的儿子能逃去柏林?”玻璃破碎声中,四人当场身亡,训练场围栏上挂着半截撕裂的武装带。几乎同时,红军城教堂改建的急救站里,二十岁的卫生兵玛莎正在给俄语伤员喂水,她并不知道,三百公里外,她的父亲已死于这场暴动。
俄军无人机操作员在十公里外操控着死亡。热成像镜头捕捉到四十个绿点涌入民房,红色的确认框迅速锁定窗户。“燃烧弹,放!”两分钟后,整栋建筑化为一片焚尸炉。操作台旁的保温杯印着卡通猫咪,杯底残留着前晚庆祝儿子生日的蛋糕奶油。
卡在红军城钢铁厂区地下车道的上士谢尔盖,伤痕累累的耳朵里只有电流的嗡鸣。他看见手电光束,立刻投掷手雷,巨响过后,却听到带着基辅口音的咒骂声。拖着断腿爬出掩体,月光下,他看见第155旅战友炸碎的半张脸正对着他。这位前银行职员从口袋里掏出全家福,轻轻压在尸体胸前,然后,将最后一颗子弹推入自己的步枪。
被刺穿喉咙的哨兵,至死紧握着未解锁的手机,屏幕上是他刚出生女儿的照片。俄罗斯轻步兵的穿插路线,如同剧毒的藤蔓,他们穿着乌军回收的旧军服,用抖音神曲作为联络暗号,突袭哨站。增援部队发现该阵地全体阵亡,恐慌在无线电里化作一片哭嚎:“到处都是假货!我们中间有鬼!”
战场迷雾令乌军陷入致命的猜疑。第101国土防卫旅的迫击炮阵地发现人影晃动,观察员不等识别身份,便呼叫火力覆盖。炮击过后,卫生员在弹坑里扒出半截熟悉的臂章——属于原定凌晨接防的第45独立营。指挥官伏在通讯车引擎盖上,补写伤亡报告,血滴将死亡数字染成暗红。
红军城北郊的麦田里,火光连绵。本应运送炮弹的乌军卡车,被改造成走私工具,成箱的加拿大野战口粮和美军止血带,堆放在挂名皮包公司的仓库里。督战队查获第三辆贩私卡车时,前线炮兵连每人只剩下三发炮弹。迫击炮排长伊万在战壕日记里写道:“俄军的炮弹像下雨,我们在用玩具水枪还击。”
总参谋部向第93机械化旅发布急调令。这些驻扎在200公里外的预备部队接到命令时,后勤部长正在签署倒卖防弹插板的合同。车队刚离开驻地,就被俄军侦察卫星锁定。
舍甫琴科街的公寓废墟里,乌军机枪手瓦西里紧握着发烫的枪管。无线电里传来排长嘶吼:“东北角发现敌人移动!”他对着阴影疯狂扫射,直到弹匣清空,却只听到熟悉的乌语咒骂声。当烟雾散去,六具尸体上的蓝黄色袖章,刺痛了他的双眼。赶来增援的第68特种部队士兵,瘫坐在地,攥着阵亡同乡的士兵牌,呕吐不止。
三小时前,城区南侧突然枪声大作,乌军第155旅的运兵车在拐角处被炸成火球。
五公里外,俄军电子战车正屏蔽乌军通信频段。指挥官安德烈中校盯着平板电脑上的实时热成像,二十个红点正在城东污水管网移动。这群携带炸药和RPG-7的轻步兵目标明确——找到T0515公路旁的乌军弹药库。“引爆承重柱,埋了他们!”安德烈下令,巨响过后,三万吨混凝土轰然坍塌,七十名守军永远停留在无线电求援中。
红军城战地医院人满为患。外科医生奥莉亚的橡胶手套浸满血污,刚截掉新兵的烂腿,又听到凄厉的嚎叫。“别过来!他们是俄国佬!”心理崩溃的老兵抢过护士的止血钳,刺进隔壁床战友的颈动脉。屋顶被炮弹震落的灰尘,混着血滴,在地面上凝成诡异的粉红泥浆。
泽连斯基在基辅地下掩体观看前线录像。深夜的红军城,硝烟弥漫,刺鼻的气味中,无人机的蜂鸣声盖过伤兵的呻吟。俄军突击队贴着墙根移动,背包里的FPV自杀式无人机随时准备俯冲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